制冷技術在我國的發展2
用冰制清涼飲料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歷史。最早記載于周朝,當時用銅鑒作水缸,也當“冰箱”,冰鎮各種飲料和食品。到戰國時代《楚辭·招魂》中記載:“挫糟凍飲,酌清涼些”。意思是說,冰鎮的糯米酒,喝起來又香又清涼。到唐朝,冰鎮飲料已相當普遍,那時有名的“槐葉冷淘”,就是用槐葉汁加砂糖用冰鎮制成的。
我國沿海漁民,很早就會使用冰,常把冬季貯藏的天然冰裝進船艙,作為冷藏材料,材料要放在冷藏庫內,出海捕魚時用來冷藏魚類,以保持魚類的新鮮程度。這就是人們所說的“冰鮮船”。元朝初年,意太刊人馬可·波羅(1254--1324)來到中國,居住了二十多年,回圉后寫了著名的《馬可·波羅游記)),描寫當時中國社會的贅華必盛和文物風貌,并把作冰和冰酪的方法帶了回去。并傳遍歐洲各地。
制冷技術還應用在建筑施工中。明朝時為把200多噸重的整塊匣石搬運到北京故宮的工地,就在沿路開鑿很多水井,人稱“百步一井"。等到冬季,提水澆路,使路面結成冰道,才把巨石完整地拉運到目的地。在當時沒有大功率的搬運機械,利用冰揀運輸問題,可以說是科學技術上的一個偉大創舉。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廣泛地應用天然冰的技術,理應更旱發展到人造球和人工制冷技術上來,但是由于封建統治束縛了科學技術的發展,制冷技術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。
- 相關文章:
水果、蔬菜冷藏中的變化 (2013-9-4 16:23:13)
水果、蔬菜的冷藏 (2013-9-4 16:19:36)
水果、蔬菜的冷卻 (2013-9-4 16:16:19)
魚的冰鹽水冷卻法 (2013-8-31 15:28:15)
鮮蛋的冷卻工藝 (2013-8-28 12:42:11)
鮮蛋冷卻前的預處理 (2013-8-28 11:27:25)
野禽的保藏 (2013-8-27 10:52:8)
禽肉的冷卻和冷藏 (2013-8-26 10:8:37)
先冷卻后凍結工藝 (2013-8-23 16:39:57)
冷藏過程中肉的變化 (2013-8-21 15:50:14)
冷藏的條件 (2013-8-20 15:45:19)
肉的寒冷收縮 (2013-8-19 14:20:7)
- 留言列表: